南京野猪"突袭"电视台
自然脉动
4月27日下午,一头体重逾百斤的野猪自紫金山奔袭而下,先后闯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与江苏电视台大院,引发全城关注。这头身手矫健的"不速之客"凌晨2时44分首现高校,在躲避安保人员数小时追踪后,于当日下午转战仅数百米之隔的电视台。监控画面显示,它从正门缝隙灵活突入,穿过楼前广场向东南方向逃窜,最终在进香河路段被特警与消防人员合力围捕,并于傍晚安全转移至红山动物园。
image
据相关部门透露,此次造访市区的野猪极可能来自紫金山,这片距离电视台仅2公里的城市绿肺,近年来因生态改善导致野猪种群数量激增。值得关注的是,类似事件并非孤例——去年10月,该区域曾发生野猪闯入高铁联络线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,而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本月已是第二次遭遇野猪"夜袭"。生态专家分析,城市扩张压缩了野生动物栖息地,加之部分市民投喂行为,导致部分物种逐渐适应城市环境。
image
事件处理过程中展现的应急机制引发广泛讨论。从高校保卫处凌晨张贴防范通知,到电视台实时更新抓捕动态,多个单位联动响应形成完整处置链条。面对闯入办公区的300余斤猛兽,现场人员严格执行"不驱赶、不攻击"原则,通过设置隔离带、疏散人群等非对抗方式控制风险,这种处置策略既保障了人员安全,也符合野生动物保护理念。红山动物园工作人员证实,被捕获的野猪将在专业笼舍接受观察,后续或放归适宜栖息地。
image
市民在社交平台的幽默反应为事件增添别样色彩。高校学子戏称"猪学长深夜查寝",电视台官微"自我报道"的诙谐通报获得数万转发,更有网友调侃"食堂能否加餐"。对此法律人士严肃提醒:尽管野猪已移出"三有"名录,但根据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,捕杀、食用野外种群仍属违法,且存在携带病菌风险。动保专家同步科普应对知识,强调遭遇野猪时应保持静止、寻找掩体,避免眼神接触与突然移动,这些实用技巧通过事件传播获得广泛普及。
image
园林部门数据显示,南京市区近年记录到的野生动物出没事件年均增长15%,如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保障市民安全间建立长效预案成为新课题。有建议提出完善城市生态廊道、建立野生动物活动预警系统,同时加强公众教育,避免投喂等干扰自然行为。